【關鍵報告】這部電影主要探討關於犯罪預防的問題。劇情主要是說西元2054的美國利用三位對於兇案有預知能力的先知,在每一樁兇案發生之前阻止了案件的發生。而其中在這未來的世界每一處都有著監視器與生物辨識系統,當中男主角進出商場每一間商店透過你獨一無二的生物指紋知道你是誰以及你上次在這買了什麼,因此能夠給予親切的問候,及推薦最適合於你的商品。雖然這是部2002年的電影,但其中劇中所描繪的高科技未來世界,卻已經我們的現在進行式。
以下就是發生在距離你我生活的台灣不到200公里,在那彼岸所真真實實正在發生的事。
中國大陸所佈下的天羅地網系統-天眼系統
大陸城市治理靠「天眼」 智能監控為穩「有據」
自2011年起,中國大陸積極推動「平安城市」的計畫,至今有1.76 億個監控攝影機遍布各省各地,包括機場、火車站和交通要道,預估到2020年,智能監控的數量將達到 6.26 億個。基於智慧影像分析技術的成熟應用,大陸城市管理愈發智能化,像是貴陽在城市監控指揮中心,就設置了專門的影像巡查單位,利用監控影像發現交通或治安等熱點問題,立馬加以疏通和解決。
「歌神」張學友日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辦演唱會,吸引爆滿的5萬名歌迷。但在人山人海的現場,一名通緝犯因為入場時遭到「天眼」鎖定,張學友開唱沒多久,他就一臉驚訝被中國警方帶走。
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共對民眾的監控超過絕大多數國家。中共央視在一個節目中稱,中國全國有2000多萬個監控攝像頭,稱之為「中國天網」,可以識別出路上行人的年齡和性別。 而中共正試行一套「社會計分卡」,14億公民將被24小時監控,並根據他們的行為打分。外媒報導稱,已有1,000萬人被列入黑名單,分數除了影響自己外,更會影響家人及子女。
據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中共目前在全國各地安裝了逾兩億個CCTV監控攝像頭,近乎無死角地監察14億人民一舉一動,已有1,000萬人被列入黑名單,分數除了影響自己外,更會影響家人及子女;若被扣除過多分數,甚至列入黑名單,將不能購買高鐵、機票;高分者,在機場會享受貴賓(VIP)待遇,甚至在見工面試時,亦會有優待。
中共今年五月起已經試行監控幾百萬人。每個人被分配一個分數,滿分800分。根據分數,每個人將獲得獎勵或懲罰。多次報導維權及揭發官員貪腐的調查記者劉虎,2017年底發現被列入黑名單,令其不能購買高鐵車票,被困在重慶市不能出遠門。他認為系統已限制中國人的思想:「他們的眼睛瞎了,耳朵被堵住了。他們對世界知之甚少,生活在幻想中。」
《美聯社》報導,中共當局要求所有電動汽車的廠商,必須向中共設置的監控平臺提供每輛車的61項數據。並要求這些電動汽車廠商通過對出廠的汽車設定自動發送信息功能,向中共提供這些數據,從而使中共隨時知道這些電動車所在位置以及其它多項信息。但大多數中國駕駛人並不知道此事。
這些汽車製造商包括特斯拉、大眾、寶馬、戴姆勒、福特、通用、日產和三菱在內的200多家公司。
報導稱,外國汽車廠商說,他們僅僅是遵從中國規定。中共官員說,中國通過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促進公共安全、產業發展以及基礎設施規劃。
不過,美國、日本和歐洲國家也是電動汽車的主要市場,而這些國家並未要求廠商實時提供這類信息,令人們對汽車製造商及中共的說辭感到懷疑。
有批評人士認為,中共官方上述行為很可能用於社會監視及用來侵害外國車廠的競爭優勢。
白鴿型無人機飛過羊群無被發現 將用於監察新疆地區
根據《南華早報》的報道,中國近年研發了白鴿型的無人機,並已有30多個軍事及政府機構,用以監察新疆等多個地區。白鴿型無人機名為「信鴿」,設計者為西北工業大學的宋筆鋒教授,他更因此發明而獲得國防發明二等獎。
「信鴿」重約200克、雙翼展開約50厘米,最高飛行時速40公里,續航時間為30分鐘。每隻「信鴿」都配有高清鏡頭、GPS天線,飛行控制系統和衛星通信系統,亦內置特製軟件,防止畫面抖動,確保影像清晰穩定。「信鴿」模仿鳥類在爬升、俯衝時的翅膀運動,與具有固定機翼或旋翼的無人機不同,遠看十分逼真。
如果真的在一向被北京視為眼中釘的新疆地區(新疆集中營)使用白鴿型無人機,也令人感到不意外,種種跡象都顯示,中國正在一步步變成「監控大國」了。
既使沒有生活在中國,也有可能被監控 -
近來隨著中國影響世界的野心愈來愈大,這些監控科技也正被輸出至他國。美國《外交》(Foreign Affairs)雜誌就認為,未來的世界最終將演變成「數位威權主義」與自由主義民主國家之間的對抗。
最鮮明的案例,可能是近年來中國安全監控公司的發展。這些公司往往提供高解析度、又配備臉部辨識功能的監視器,成為世界各國的熱銷商品,包含巴西、厄瓜多、肯亞與英國都是主顧。其中,海康威視(Hikvision)這幾年迅速擴張,其產品和服務遍布世界一百多個地區,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監控設備製造商。
而在「一帶一路」政策開始推行之後,諸多戰略地位重要的亞、非國家,更是首當其衝。
舉例來說,中國人工智慧公司依圖(Yitu),從今年二月起與馬來西亞警方展開合作,讓他們使用結合人工智慧人臉辨識技術的穿戴式攝影機。這款攝影機透過與18億人口的資料庫進行比對,在3秒鐘內,就能以高達95%的辨識率正確辨認出目標對象。
觸爪正悄悄深入-港澳台居住證 藏被監控隱憂
今年八月中,中共國務院宣佈開放申辦港澳台居住證,九月一日正式開始接受申請。按照規定,港澳台居民在大陸居住半年以上,有合法穩定就業、住所、連續就讀,這三項條件的其中一項,便可申領居住證,有效期五年。雖然中共當局聲稱,此舉是為了讓港澳台人士在大陸的網上購票、自助取票、旅館住宿、金融業務等更加方便。不過,台灣陸委會回應稱,這是中共統戰策略的一環,又指出近年中共加強全民監控技術,呼籲台灣民眾注意「居住證」可能帶來被監控的風險。經常到大陸工作的香港民主派沙田區議員陳國強則認為,居住證「無意思」,因港人本身已可享受居住證帶來的權利和措施。他質疑居住證制度,是為了讓中共政府收集和統合在內地工作港人的資料...
結論
這個世界看起來充滿安心自在的自由與逍遙,但是事實並非此,實際上我們每次留下的資料與足跡,都是他人追蹤我們的數據,我們早已生活在一個細膩無縫全面監控的世界。
整個城巿不只是溫曖的咖啡館,更是密不透風無隱私的監獄系統。你以為的分享與自由,不過只是別人手中輕而易舉的大數據收集罷了。
科技生活像把雙面刃,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輕鬆又便利,但背後所隱藏的代價卻是犧牲個人隱私及冒著一舉一動都被監控的風險。
參考資料
http://blog.udn.com/katydid951/90406866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2122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9/21/n10730337.htm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191498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11/29/n10880689.htm
圖片來源-google圖片